新闻荐读a股配资
写给英雄城的一封信
征文选登
↓↓↓
永远写不完的英雄城故事
亲爱的南昌:
见字如晤。
此刻我正站在滕王阁的回廊上,看赣江的风卷着细碎的阳光掠过江面。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,三两声连成串,恍惚间竟分不清这声音里,藏的是王勃笔下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的千年文脉,还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那面红旗簌簌作响的峥嵘岁月。
去年八一建军节当天,我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二楼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墙前,遇见一位白发老人。他佝偻着背,颤抖的手指轻轻抚过展柜里的旧军装,衣襟上的弹孔像一枚枚褪色的勋章。“我爷爷当年就穿这样的衣服冲锋。”他的声音沙哑却又字字清晰,饱含深情的目光在名录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里寻找,最终停留在“周炜”这两个字上,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在被磨得发亮的字上反复摩挲,“那时候的他,比你现在还小呢。”
展开剩余66%老人忽然侧过头看我,从布包里取出个掉了漆的铁皮盒,里面一枚铜纽扣比铜钱略大些,四孔的边缘已经磨圆,锈迹像藤蔓般爬满表面,老人捏起纽扣凑到我眼前。“这是家里留下的老物件,爷爷的纽扣一直放在军装夹层里。”他说着,指腹在纽扣边缘的凹痕处反复打圈,那处的锈迹被磨得发亮,露出底下暗沉的铜色,像块被岁月焐热的炭火。
展厅的光线斜斜落在他手上,能看清指节处凸起的骨节。“听说爷爷参军前在乡下教书,这名字是当年他自己写的,字里带着一股执拗的笔锋,如今笔画边缘已有些模糊了。”老人说着,把铁皮盒往怀里拢了拢,纽扣在盒里轻轻磕碰,发出细碎的脆响,目光又转回名录墙上。“他总说打完仗要来看南昌城头的日出,说晨光会把赣江染成金色。”老人忽然挺直了背,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只是南昌起义之后,他连南昌东门都没出过。”
展厅的光线斜斜照在名录墙上,一个个名字排列着,我忽然懂得,有些足迹从未消失。它们藏在老人掌心的温度里,藏在纽扣的锈迹里,藏在这座城市每个清晨升起的朝阳里,从未褪色。
今年,我再次来到英雄城南昌。滕王阁上的江风比去年更烈些,走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巷弄里,晨光爬上早点摊的蒸笼,老南昌的吆喝声混着炒粉的香气漫出来。暮色渐浓,赣江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。滕王阁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清晰,对岸的摩天轮正缓缓转动,把星光和灯火都揉进江水里。英雄城啊,您最动人的模样,从来不是历史课本里的黑白影像,而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炽热,是老人在巷口讲的革命故事,是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时,胸前红领巾扬起的弧度。
风又起了,带着赣江的潮气拂过脸颊。这封信写得太长,或许该就此停笔了。但我知道,关于您的故事永远写不完,就像赣江的水,无论记得多少浪花的模样,它始终在那里,带着所有的故事,静静流淌。
愿您的生活永远充满欢笑,愿您的街巷永远烟火升腾。
李贤伟
2025年8月2日
目前活动正在火热征集中
大家可以踊跃投稿
↓↓↓
投稿方式a股配资
发布于:江西省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